■郝飞全国前三配资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的《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为银行保险机构锚定了清晰方向,搭建了有力的政策框架,引导全行业积极投身养老金融服务事业,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,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。
近年来,银行保险机构在践行养老金融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,目前已建立较为稳固的养老金融认知架构和服务理念,并逐步拓展产品体系、创新服务模式。然而,做好养老金融是一项较为复杂,且需要常态化持续创新的系统性服务工程,银行保险机构应以《方案》落地实施为指引,多维度、深层次推动养老金融服务创新,构建起更加坚实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。
首先,积极融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,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。
在基本养老保险领域,银行保险机构可凭借自身广泛的网点布局和专业的服务能力,协助社保部门优化收缴和发放流程,让基本养老保险服务更便捷高效。同时,增强服务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能力,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年金管理方案,从产品设计、账户管理到投资运作,提供一站式服务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提高年金收益。
在个人养老金方面,一方面,加大宣传力度,让消费者深入了解个人养老金政策优势和投资价值;另一方面,推出多样化产品,如养老储蓄、养老理财、商业养老保险等,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入水平人群的需求。
其次,加大对养老产业金融支持,推动银发经济发展。
银行机构可进一步优化信贷审批流程,针对养老产业项目特点,设计专属信贷产品,提供长期、稳定的资金支持,助力养老社区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同时,丰富股权和债权投资方式,通过参与养老产业项目的股权投资,为企业注入发展资金,推动企业扩大规模、提升服务质量。
保险机构可发挥风险保障功能,开发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,如长期护理保险、健康保险等,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。此外,通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特性,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,实现保险资金与养老产业良性互动。
再次,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,增强服务适配性。
银行保险机构应关注老年群体特殊需求,优化网点布局和服务流程,在营业网点设置老年人专属服务区域,配备专业服务人员,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;加强金融科技应用,开发适老化线上服务平台,简化操作流程,让老年人能轻松使用线上金融服务。
在产品设计上,注重产品易懂性和便捷性,避免复杂条款和繁琐操作,降低老年人的理解成本和操作风险。同时,还应持续性加强对老年群体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,提高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。
最后,健全内部治理体系,保障养老金融业务稳健发展。
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健全养老金融业务的组织体系,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,形成协同效应。健全管理机制,从产品研发、销售到售后管理,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,确保业务合规、有序开展。强化绩效考核,将养老金融业务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纳入考核体系,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加快数字化转型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全国前三配资,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,为养老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。